内蒙古如何做到让百姓有矛盾找“司法”?

央广网呼和浩特8月14日消息(记者 魏全民)日前,呼和浩特市一家企业负责人将写有“优化环境兴营商,公正司法为企业”的锦旗送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据了解,该企业是一家房地产公司,2010年承接呼和浩特市某土地项目时交纳了500万元保证金,项目取消后,企业缴纳的保证金却一直没退。企业通过“蒙企通”平台反映了该问题,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立即转至呼和浩特市依法治市委办督办落实。今年4月,政府与企业达成分期还款协议,企业拿到了首批100万元保证金。

截止目前,“蒙企通”平台已办结企业反馈诉求251件,累计为企业清欠账款、挽回损失13.8亿元。


(资料图)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五级全覆盖”

“感谢律师的耐心调解,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你们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里!”市民对呼伦贝尔市公共法律服务非诉纠纷调处中心的律师赞不绝口。

6月27日,呼伦贝尔市某小学外聘教师齐某在补课期间对学生张某某进行了体罚,因赔偿金额争议较大,双方一直僵持着。张某某家长向呼伦贝尔市公共法律服务非诉纠纷调解中心申请调解后,律师通过融合法、理、情调解原则,促使双方当事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双方握手言和。

本次纠纷的圆满化解,得益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的建立。目前,全区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3万余家,建立村(嘎查)法律顾问微信群6613个,覆盖率从56%提高到97%,实现了从自治区到村(嘎查) 五级全覆盖。

为拓宽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全面建成实体、话务、网络“三台融合”平台,通过运用“三台融合”的统计分析、人员管理、“好差评”等综合性应用功能,驱动“三台”服务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响应群众的服务诉求,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精准的法律服务,实现了各平台及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四所联动”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是一项长期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和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目前,全区已吸纳1645名退休政法干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设立人民调解组织近1.6万个,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350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在深化基层派出所和司法所“两所”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四所一庭”联动机制,在接到群众调解申请后,充分发挥该机制共防共建共治作用,有效调处化解双方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四所一庭”联动机制的推动下,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某小区一楼住户郭某的烦恼解决了,也保证了其他住户的安全。

郭某在该小区一楼经营着一家商铺,楼上经常从窗户往下抛易拉罐、啤酒瓶等垃圾,严重影响住户休息和出行安全,引发居民矛盾。海拉尔区司法局健康司法所收到调解申请后,及时采用“四所一庭”联动机制,邀请当地派出所民警及法律工作者,分组对楼上住户讲解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并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劝导教育居民。居民们纷纷承诺会增强法律意识,杜绝高空抛物。

“四所一庭”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全区共联合调解矛盾纠纷1884件,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调解案件1994件。

万名律师进乡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让、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进行流转……”近日,内蒙古其格其律师事务所组织9名律师前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花家天村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律师们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宅基地的继承等法律问题,以唠家常的方式细致地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村民们听得很认真,不时向律师咨询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

为解决农牧民急难愁盼,满足群众法律需求,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启动“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全区830余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了解并满足农牧民的法律需求。工作中,律师事务所与嘎查村委会建立联系和帮扶机制,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参与嘎查村招商引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谈判;为涉农牧重要经济合同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嘎查村委会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

截至目前,全区律师深入乡村1.3万人次,签订法律服务协议4639份,广大律师为士地征用补偿安置、水利建设、签订涉农牧重要经济合同等事务提供法律服务3.9万次;深入企业5100余家,开展法治体检4689次,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5万次,挽回经济损失4745万余元;推动5600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实现1.3万个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法治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形成人人都学法、事事都依法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